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动态  新闻动态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时间:2021-07-03来源:江苏省中特基地点击:250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



要讲话精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研深化,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实践命题研究与平



台建设,202173日,“探精神之源 论百年风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大会上的讲话”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本次会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高校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新华日报社和我



校联合主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航基地、江苏省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新华日报《思想周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承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高校专委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树荫,江苏省委党史工办主任、省社科联



副主席、省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邢光龙,江苏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教授,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常务



副会长桑学成,江苏省委原副秘书长,江苏省党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李敏,江苏省纪委、省监委派驻纪



检组原副组长、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副秘书长梁月青,我校党委书记郑永安出席开幕式。我校党委副书记



陶勇主持开幕式。





王树荫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



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第一,中国共产党具有总结历史经验的思想自觉,在领导社会革命和进行自我革命



的经验中不断成长壮大。第二,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的历史思维总结历史经验,牢牢把握党史的主题主线、



主流本质。第三,“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主题词和关键词。








邢光龙在致辞中指出,在全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之际,本次研讨会是一次学习总书



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思想盛宴和学术盛会。要深入研究阐释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



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成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坚实的理论支



撑和智力支持。要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



文化素养等方面充分挖掘思政教育资源,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郑永安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饱含深情,系统回顾了党的百年奋



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深情展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是一篇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光芒的光辉文献。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站在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讲好马克思主义、讲好国史党史、讲好思政课,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引



导广大青年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接班人。









研讨会专家主旨报告第一场由王树荫教授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首席教授程恩富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



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是总书记首次阐明三者关系。中



国共产党是一个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结合得很好的工人阶级先锋队和中华



民族的先锋队,是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应深刻领悟这一论断的丰富内涵,与时俱进地学好用好



马克思主义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教育长柳建辉教授在报告中阐释了对总书记重要讲话中的重点论述的理解,指出总书记



的重要讲话中三个“伟大光荣”、四个“伟大成就和庄严宣告”、首次提出的“伟大建党精神”等论断具



有很强的理论性、指导性、建设性。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齐卫平指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突出了两个关键词:“回望”和“眺望”,是中



国故事最生动的讲述以及当代中国继续奋斗的动力。选择在建党百年庄严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伟



大建党精神,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伟大建党精神,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品格质



地、胸怀气量和道德情操。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丁俊萍教授围绕中国共产党百年党性教育的历史经验,指出“党性”是马克思主义



建党学说的核心概念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是中国工人阶级阶级性的最高而集中的体现,是衡量党员立



场、觉悟的准绳,是党员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证。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凤城教授在线上参会,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确立为党百年奋斗的主题,既高度凝练、准确,又把历史、现实和未来有机地统一起来,可谓高屋建



瓴、立意高远。明确按照四个时期回顾和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创新了党的历史阶段



划分和成就总结。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教授在线上参会,他指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以伟大复兴来勾勒



党的百年历史,将历史、现实与未来结合起来、将中国与世界联通起来,彰显了党史在世界历史的地位,



充分吸收了学术界近年来的优秀研究成果,话语中饱含着骨气、底气和大气。






专家主旨报告第二场由江苏省中特中心南航基地主任、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岩教授主持。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程美东教授指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尽显民族志气、历史底气、理论锐气和未来



朝气,分别结合讲话中的共产党建党之源、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



体系、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等新论断进行了阐释。







江苏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桑学成教授在报告中首先指出本次研讨会是国内较早召开的一次高水平、高层次



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学术研讨会,他从历史



的必然、历史性贡献、历史的昭示三个方面阐释了对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学习体会。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跃教授指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一个问题——历经百年中国共



产党新的历史方位,并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历史观等方面



进行了具体解读。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怀友教授围绕党与人民的关系、党的性质宗旨、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



等三个方面报告了对总书记讲话中“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伟大论断的理解。





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如皋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姚呈明认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的共产党宣言,



结合在现场参会的具体感受,从特大时空、宏大主题、重大创新等三个方面谈了体会。






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徐川教授结合现场参会的感受指出,这是党的百年庆



典,也是一堂面向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和中国人民的公开课。全体党员要牢记初心使命,践行党的宗旨,继续



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的荣光。



                 

                 

                 

                 





第三场主旨报告由我校党委常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王晖主持。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



正礼教授、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吕红教授、《南通大学学报》主编顾金春教授、南京大学马克




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华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刚教授、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邱




圣宏教授、江苏省中特中心南航基地特聘研究员、南航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宗荣教授等专家学者围绕“江山




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建党百年的叙事主线和时空场域、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创作和人民关系的论




述阐释、历史和人民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史、总书记重要




讲话守正创新的语言风格、将百年党史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内容进行了发言。





           

              

              

              





第四场主旨报告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智教授主持。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曹大臣教授、新华日报全媒




体评论理论部主任刘庆传、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杜中武教授、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汉全教授、长




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姜学勤教授、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付坚强教授、南京林业大学马




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建华教授、南京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赵素锦教授等专家学者围绕百年历史




中的普通党员原始档案资料、新赶考之路上的共产党宣言、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人的精




神、中国共产党宏观经济管理思想及实践的基本逻辑、习近平法治思想、新时代的政治宣言、中华文明史




与百年党史等进行了主旨发言。






在会议总结阶段,江苏省纪委、省监委派驻纪检组原副组长、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副秘书长梁月青指出,本



次研讨会开得非常成功,非常及时,并向为此次大会成功举办付出辛勤劳动的领导专家和工作人员表示衷心



感谢。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智教授总结指出,本次研讨会及时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



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体现理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与责任担当。会议主题鲜明,交流充



分,成效显著。



       





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校、社科院、党校、军校的专家学者,学术期刊和党报党刊的主编、记者



,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10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明故宫校区: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御道街29

邮政编码:210016

将军路校区: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29

邮政编码: 211106

天目湖校区:江苏省溧阳市滨河东路29

邮政编码:213300

版权所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