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深深扎根于传统之中,是在传统基础上的文化转换和文明创新,反映了隐藏于传统与现代二者异质性背后的历史连续性。传统是现代化诞生的资源和动力,在西方 是这样,中国亦是如此。中国式现代化是在由中华文明所构筑的文化积淀下所展开的伟大实践,其本根渗透着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质的内在文明基因。正如习近平所说的:“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现代化属于世界历史性课题、世界历史性潮流、世界历史性事件。几个世纪以来,现代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中国式现代化不是游离于人类现代化进程之外的实践形态,而是兼具共同特征和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创新版本。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作为一种世界历史性存在,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整体发展进程,也展露出了改变世界的意义与力量。
一是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拓宽了世界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一个国家怎样走向现代化,是世界性的历史课题。诚然,从人类现代化历程和时序来看,西方国家率先开启了现代化实践,并且取得了巨大的现代化成就。但是,人类通往现代化是否只能走西方现代化道路?很长一段时间的话语表达特别是西方话语中,人们习惯性地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认为西方现代化道路是各国通往现代化的“唯一通道”。我们承认,西方国家在时间上确实先于非西方国家开启现代化历程,但西方现代化并不能成为现代化的普遍模式,即现代化≠西方化。现代化本身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普遍意义上的现代化是针对人类社会而言的,从这个层面上说,现代化是人类共同的事业,是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一切民族之普遍的历史命运,具有确切的实质内容和普遍规律,诸如自然经济转向商品经济、民主政治取代专制集权、科学理性冲决宗教神权等。特殊意义上的现代化是基于特定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而言的,从这个层面来说,现代化在各个国家以什么样的形式和方式实现,是由不同国家的特殊情况和具体条件决定的,没有固定的现代化模式和标准。尽管西方国家率先开启现代化,但是西方现代化只是一种现代化的特殊性存在或个案。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又符合中国实际,其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视域下拨开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迷雾”,打破了西方现代化“唯一性”的神话。
总的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根本区别于以资本为中心、社会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对外殖民掠夺、主张建立并维护世界霸权体系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所取得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雄辩地说明了“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拓宽了人类实现现代化的选择空间。